膽囊黏液囊腫簡介?
膽囊黏液囊腫是一種膽囊內堆積了不正常的半固體性、濃縮性膽汁黏液的疾病,起因於膽囊壁的細胞病變導致膽汁變得異常黏稠難以排出,進而導致膽囊擴張、膽囊壁缺血壞死,最終可能造成膽囊破裂而使極具刺激性的膽汁溢入腹腔,造成可能造成生命危害的膽汁性腹膜炎,最後造成死亡的狀況。
要注意的是,其實膽泥淤積在中老年、小型至中型狗是較為常見的,但此狀況與黏液囊腫不同,通常不需要特別治療,除非膽泥/膽砂有特別卡在膽道系統,造成阻塞後的相關臨床症狀。若病患同時具有相關的內分泌疾病,例如患有腎上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黏液囊腫的發生率也比較高。
黏液囊腫最麻煩的地方在於病患在膽管阻塞或膽囊破裂之前,很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只能從定期的血檢和影像檢查(腹腔超音波)發現。然而膽管阻塞或膽囊破裂都是非常嚴重的疾病,若未及早就醫,臨床上若是未引起臨床症症的黏液囊腫手術死亡率約2%-6%;而有臨床症狀的患者,手術死亡率會大幅上升到17-23%!
早期的黏液囊腫有機會透過內科治療搭配定期影像追蹤而獲得控制,但仍然無法痊癒,考量到黏液囊腫有可能是膽囊壁本身結構異常引起,最終都有可能會惡化,因此大多還是會建議將膽囊切除。某些病患若對內科治療反應不彰,或是影像上黏液囊腫的分期有明顯進展,則也建議將膽囊摘除,以避免因應於破裂所造成的各種恐怖併發症。膽囊摘除手術屬於相對進階的手術,擴張發炎的膽囊壁很可能相當脆弱,而與鄰近的肝臟發生沾黏,造成術中出血或是膽囊破裂的風險增加。
臨床症狀?
在疾病早期的階段大部分的病患都是「沒有症狀」的。只有到了晚期膽管阻塞時,會開始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例如嘔吐、食慾不振、精神活動力下降、體重減輕、黃疸、腹痛、多喝多尿等。這些症狀同樣會在很多其他疾病出現,因此光憑症狀很難直接與膽囊疾病做聯想。
若疾病的嚴重程度已經惡化,則胰臟炎、腹膜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出現的機會增加,死亡率自然也會大幅升高。
診斷方式?
診斷膽囊黏液囊腫最主要方法是腹腔超音波檢查。正常的膽囊在超音波下是低迴音性黑色的,而隨著疾病進展,膽囊內會出現高迴音性白色的星狀或條狀紋路,最終可能出現所謂「奇異果」的影像。
血液檢查較常出現的異常包括肝指數上升、總膽紅素上升、低白蛋白、高膽固醇等,嚴重時還會貧血、以及白血球、C反應蛋白、胰臟炎指數也會上升。因為早期可能沒有症狀,若想要提早診斷治療往往需要靠飼主每半至一年所安排的健康檢查,才會發現!
治療方式:開刀vs吃藥
進行外科手術切除膽囊,是膽囊黏液囊腫主要的治療方式,因此醫師們通常會建議飼主若影像上出現膽囊黏液囊腫的特異性影像,且對於內科治療沒有明顯反應,甚至影像上的追蹤有疾病進展的狀況,就會建議飼主進行膽囊切除手術。此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血檢上出現凝血功能異常、腎指數升高、膽汁性腹膜炎、腹水細菌感染、和低血壓,這些情況下都會顯著增加死亡率!因此近年醫師們普遍認為早期介入進行手術,才能提升的存活率!
手術方式
最後,我們回歸到「喔喔」這個病例,喔喔是隻九歲的可愛的小貴賓,當初因為劇烈嘔吐就診,檢查時病患的右上腹部疼痛,超音波下懷疑胰臟炎、膽道系統發炎,醫師便先採取內科治療先穩定喔喔的狀況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影像上並沒有發現明顯的膽道系統結石,且膽汁細菌培養結果為陰性,排除細菌性膽囊炎;內科療法的過程中,仍有肝膽指數不穩定及超音波追蹤仍有早期黏液囊腫的影像,遂安排腹腔鏡進行膽囊摘除手術,手術醫師在喔喔的身上開立四個小孔洞,再使用腹腔鏡器械進行膽囊小心的切下來,要知道的是在一個迷你犬身上進行此項手術,因為操作空間狹小,手術困難程度更高,幸好,在外科醫師的巧手與細心下,手術非常順利的結束了,喔喔也恢復良好。
關於貓狗照護相關問題,請預約門診:吉米哈利動物醫院 📞 04-2320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