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肢跛行-剝離性(解離性)骨軟骨病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OCD)

目錄
肩關節疼痛不一定是退化性關節炎或脫臼喔
肩關節骨軟骨發育不良 Osteochondrosis 與剝離性(解離性)骨軟骨病 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OCD)

撰文者:莊哲維獸醫師

簡介

骨軟骨發育不良是一種發生於生長板關節軟骨的細胞分化障礙。當此狀況導致關節軟骨剝離,並形成軟骨瓣及造成關節發炎時,便稱為剝離性骨軟骨病 OCD。

常見於大型或巨型犬種幼犬。這塊鬆動的軟骨瓣會刺激關節,引起發炎(關節炎)、疼痛及跛行。肩關節是最常受影響的部位,但肘關節、膝關節及腳踝也可能出現 OCD。

通常發生於 5–7 個月齡,一旦形成軟骨瓣,就無法再癒合回原本軟骨處。軟骨瓣會持續營養不良性鈣化,可能停留原位並逐漸退變,或被脫離。當碎片完全脫離後,即成為 「關節鼠」,這些碎片會移動至關節腔的隱窩或與關節相通的腱鞘中。


臨床症狀與病史

  • 高發族群:大型犬為主要受影響群體,雄性與雌性的比例約為 2:1 3:1
  • 雙側受影響率:不同研究報告指出,27% 68% 的病例會有雙側放射線學影像異常。

病因

確切原因尚未完全了解,但被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 基因遺傳傾向
  • 快速生長(大型及巨型犬種特別容易受影響)
  • 過量的營養或補充品可能導致營養失衡與快速生長,進一步增加 OCD 的風險。

檢查與診斷

上圖正常,下圖異常

影像學檢查

  • 肩關節 OCD 通常可透過肩關節 X 光片檢出。
  • 若在肱骨頭後方發現缺損,即可確診。
  • 若在肱骨後緣出現異常骨頭,則表示關節軟骨已受到嚴重損傷並形成軟骨瓣。
  • 因為通常拍這樣角度的 X 光,狗狗會不是很配合,所以常需鎮靜犬隻。
  • 雖然 X 光檢查對肩關節 OCD 的敏感度高(約 88.5%),但若根據品種、年齡及臨床症狀高度懷疑卻在 X 光片上未能發現病灶,則可考慮 電腦斷層掃描(CT 以協助診斷。

臨床檢查

  • OCD 導致的跛行診斷必須基於 病史、影像檢查與臨床檢查的綜合評估
  • 跛行通常屬於 輕度至中度
  • 在骨科學檢查時,經由 屈曲或伸展肩關節可發現疼痛的情形。
  • 需排除其他常見的前肢跛行疾病,例如:
    • 肘關節疾病(如肘關節發育不良)
    • 全骨炎
  • 臨床症狀多在 劇烈運動後休息時最為明顯
  • 由於該疾病可能具雙側性,建議對雙側肩關節進行骨科與放射線檢查。
  • 只有在排除這些其他病因後,並結合影像學證據與臨床表現,才能確診 OCD 為跛行的主要原因。

治療

建議的治療方式為 外科移除軟骨瓣,以消除關節疼痛並達到最佳功能恢復。

  • 多數犬隻在 術後 1 2 個月內可恢復正常行走,且不太可能出現晚期退行性變化。
  • 雖然有些犬隻可能會自行痊癒,但這僅在 軟骨瓣脫落並於關節腔內被吸收時發生。
  • 此過程可能需 9 12 個月,且雙側受影響的犬隻很少能恢復到臨床無跛行的程度。
  • 另一個常被忽略的風險是 游離軟骨瓣在關節內存活,大型骨塊可能導致嚴重炎症與退行性關節病(DJD)。

建議進行手術的情況

  • 肩關節伸展或屈曲時有疼痛反應。
  • 影像學檢查未發現其他前肢病變。
  • 肩關節跛行持續至 6 個半月齡之後仍未改善
  • 影像學確認存在軟骨瓣或「關節游離體」。

手術方式

  • 分成 一般切開關節鏡,但因關節鏡破壞性較小及併發症較少,目前多以 關節鏡為主

預後

  • 可能會有血清腫的出現,術後 2 週內需要嚴格限制活動,有血清腫通常熱敷後可自行吸收,不一定需要抽出,但 關節鏡手術的血清腫發生率極低
  • 術後 6 週內仍須嚴格限制活動,之後再慢慢恢復運動量。
  • 12 個月齡前治療的肩關節 OCD,手術預後極佳
  • 對於年齡較大的犬隻,預後仍然非常良好。

外科手術、內視鏡手術介紹

門診時間

返回頂端